时间:2024-12-23 浏览次数:360次
一、输血申请
输血申请单的填写必须准确、完整和易读;必须有能正确辨认受血者身份的2项独立标识:宜写明所需血液成分品种、需要量和特殊加工需求(辐照或减小容量),有申请医生或其授权医务人员签名,以及对检测和血液成分选择具有指导作用的信息,如受血者性别、年龄、体重、诊断、输血史和妊娠史。
二、受血者身份核对和血液标本标识
受血者输血前检测标本的正确采集和标识对于输血安全非常重要。采集标本时,采集人员必须做到:①在采集前正确核查受血者身份;②确保在血液标本离开患者身边前在血液标本标签上正确完整地标识患者身份信息。必须建立和执行输血前检测标本的采集日期和时间以及标本采集者身份的识别机制。最好从不发生ABO不相容性输血事件。但是一旦发生,其最常见的原因是受血者身份辨认错误或是输注前标本标识错误。这些错误导致标本管中的血液不是来自标本管所标示的患者(WBIT)。采用人工方法辨认患者身份时,WBIT的发生率至少为1/3000。
为了减少WBIT的发生,要求同种异体输血时必须将2次受血者ABO血型鉴定结果进行比对。目前已有患者身份电子核对系统可供选用。该系统采用机读信息(如条形码、内置无线射频芯片)方式,执行和整合许多功能,包括患者身份核对、标本标识、血液成分信息核对和将血液成分与相应受血者关联。使用该系统后,可使WBIT风险显著降低至1/15000。
三、标本关联的确认
实验室接收输血前检测标本时,标本接收人员必须确认标本的标识信息和患者输血申请单的信息一致。如果发现受血者身份或标本标识有任何疑问,必须重新采集血液标本。一项大规模多中心研究显示,在标识错误(拒收)的标本中,WBIT的发生率高达近1/30。一项研究显示,在不符合接受标准的标本中,血型鉴定不一致的可能性增加40倍。因此,严格执行未正确标识标本拒绝检测制度,有助于避免血型鉴定错误和降低ABO不相容输血风险。
文章来源:美国血库协会技术手册AABB(第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