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26 浏览次数:393次
新近的研究证据表明,输血前预防性用药并不能降低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一篇关于输血前用药的Cochrane 评价指出,所纳入的3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共462例患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没有一种输血前用药方案能够减少过敏反应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FNHTR)的发生率。但这一结论仅根据3项试验,且这3项试验的质量为差或中等。因此需要开展更有效力RCT以评价输血前用药在预防过敏反应和FNHTR中的作用。
Duran 等在输血前预防性用药系统评价中指出:“在缺乏循证研究证据支持的情况下,不宜鼓励输血前预防性用药”。对于曾发生中度或严重输血过敏反应的患者,可采用抗组胺药(苯海拉明或H2阻滞剂)进行预防,这可能有助于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或严重程度。糖皮质激素也是有作用的。输血前预防性用药不能完全预防过敏性输血反应,因此,当受血者具有过敏反应高风险时,应密切观察。
虽然常在输血前使用解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以减少FNHTR,但其效果有限,而且使用解热药可能掩盖输血相关不良事件,因此宜倡导不使用解热药。对于具有严重FNHTR病史的患者,可在输血前试用哌替啶,但其疗效尚未被研究。
如果需要在输血前用药,必须在血液成分送达前给药。如果是口服给药,宜在输血开始前30分钟用药。如果是静脉给药,建议在输血开始前10分钟用药。糖皮质激素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发挥药品作用,其在输血前其最佳用药时机尚不确定。
采用非药品的方法能够降低常见输血反应的发生率。输注少白细胞血液能减少发热反应发生率。通过洗涤、减少容量或使用血小板添加剂溶液稀释的方法减少或去除血浆蛋白,可以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对于出现输血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其所输注的所有血细胞成分应经过洗涤处理,所输注的血浆应不含相关过敏原[例如缺乏免疫球蛋白A(IgA)的血浆]。输注经过溶剂/去污剂处理的汇集血浆也能减少过敏反应发生率。
文章来源:美国血库协会技术手册AABB(第20版)